国际垃圾分类处理借鉴:建立细致管理制度与智能化手段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实施节约战略,推动各类资源集约利用,快速建设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在2022年9月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的意见》,对资源集约利用做出了新的部署,并提出更高的要求。
垃圾被视为被错放的资源,它是地球上唯一不断增长、永不枯竭的资源,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席专家拉斯基提出的著名观点。如今,垃圾处理理念已发展至源头减量和循环利用阶段,将垃圾转化为宝贵资源并进行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全球垃圾处理的普遍共识和发展方向。
国际上,在生产领域对工业和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方面,世界主要经济体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对于我国人口规模、居住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的大量分散生活废弃物,仍然需要较长时间来实现资源化利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欧洲等早已开展垃圾分类,且其垃圾分类意识相对成熟,为我国提供了一些启示和借鉴的经验。
为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
1. 建立严格细致的管理制度,以日本和德国的垃圾分类为例,实施更为精细的分类要求,采取相关奖惩措施。
2. 运用智能化手段,借助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数字化系统和智能硬件的应用,使垃圾分类更加便捷高效。
3. 探索创新的垃圾资源化利用模式,对大宗固体废弃物进行多元化开发利用,并寻找新的废弃物利用方式,如塑料垃圾造房子等。
4. 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便利性,逐步引导并提高分类要求,采取干湿分离法等方式,让垃圾分类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自然习惯。
5. 强化垃圾分类处理的上下游互动,促进资源化利用企业与垃圾处理企业的紧密合作,形成高效的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6. 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引导,通过持续的宣传教育和督导措施,推动垃圾分类成为全社会参与的生动实践。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国将能够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建设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社会。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