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力迩电脱盐污水处理新工艺,淘汰传统罐中罐重力沉降工艺
- 简要说明 :
- 文件版本 :
- 文件类型 :
在炼化行业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今天,电脱盐污水处理技术正迎来重大变革。深圳科力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聚结除油器+CDFU"组合工艺,以其卓越的处理效能和环保优势,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罐中罐重力沉降工艺,为行业带来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传统工艺的技术瓶颈
传统罐中罐重力沉降工艺主要依靠油水比重差进行自然分离,这种被动式处理方式存在明显局限性。在处理高乳化含油污水时,分离效果差,出水达标率低,且多为半封闭式结构,存在硫化氢、挥发酚等危险气体外泄的风险。
某石化企业罐中罐装置现场(日处理量2000吨)
该工艺依赖大型储罐,占地面积大,基建和伴热能耗高。自动化程度低,需要定时人工清罐,操作强度大,且易发生淤堵现象。更关键的是,其抗水质、水量波动能力差,出水稳定性难以保证,已无法满足现代炼厂对环保和运行效率的严格要求。
科力迩新工艺的技术突破
科力迩科技的"聚结除油器+CDFU"工艺采用纯物理分离技术,通过高效聚结、旋流离心与气浮分离的三重技术结合,实现了技术层面的重大突破。
电脱盐污水处理新工艺流程示意图
聚结除油器通过特殊专利填料实现油滴的快速聚并长大,其采用的超亲水改性表面和巨大比表面积,能有效捕捉微小油滴(可达0.1µm)。随后,CDFU旋流溶气气浮装置利用超微气泡(5-30µm)与油滴的高效粘附作用,在强离心力场中完成快速分离。
这一工艺的最大优势在于纯物理破乳,无需添加任何化学药剂,既避免了二次污染,又回收了高品质原油直接回炼。全密闭带压运行设计彻底消除了废气泄漏隐患,实现了真正的安全环保生产。
核心技术优势对比
对比维度 | 罐中罐技术 (传统重力沉降) | 科力迩“聚结除油器+CDFU旋流溶气气浮”工艺 |
分离原理与效率 | 依赖油水比重差进行重力沉降,对乳化油分离效果差,出水达标率低。 | 高效聚结+旋流离心+气浮 三重技术结合,可有效破乳,单级除油效率 >90%,出水含油量可稳定降至150mg/L以下,甚至达到10ppm。 |
环保与二次污染 | 多为半封闭式,存在硫化氢、挥发酚等危险气体外泄的安全环保隐患。 | 全密闭带压运行,无废气泄漏。纯物理破乳,无需化学药剂,不产生含油污泥(危废),回收油品质高可直接回炼。 |
占地面积与基建 | 依赖大型储罐,占地面积大,基建和伴热能耗高。 | 设备结构紧凑、撬装化,占地面积仅为传统技术的几分之一,建设周期短。 |
运行维护与自动化 | 自动化程度低,需定时人工清罐,操作强度大,且易淤堵。 | 全自动智能控制,可实现无人值守,无滤网等内件,抗堵塞能力强,运维简便。 |
抗冲击性与稳定性 | 抗水质、水量波动能力差,出水不稳定。 | 耐冲击性强,可适应10%-120%的流量波动,运行稳定可靠。 |
在除油效率方面:新工艺单级除油效率可达90%以上,能将进水含油量从≤100000mg/L降至≤150mg/L,远超传统工艺的处理效果。其抗冲击性能显著增强,可适应10%-120%的流量波动,保证出水稳定性。
设备集成度方面:新工艺采用撬装化设计,占地面积仅为传统设备的几分之一,建设周期大幅缩短。全自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无人值守,维护简便,使用寿命可达15年以上。
经济效益方面:以500万吨炼油能力为例,新工艺年均可回收原油864吨,创造经济效益超千万元,同时大幅降低了重污油处理费用和污水处理成本。
成功案例见证技术实力
中石化沧州分公司电脱盐污水处理项目采用科力迩工艺后,在处理量50m³/h、入口含油量≤20000ppm的条件下,出水含油量稳定维持在100mg/L以下,除油效率达95%以上。该装置自2020年投用以来持续稳定运行,有效解决了电脱盐切水乳化带油难题。
中石油四川石化电脱盐污水处理项目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处理规模70m³/h,在入口污水含油量平均10%、冲击最大40%的苛刻条件下,出水含油量≤150ppm(平均50ppm左右),充分证明了新工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引领行业变革
科力迩电脱盐污水处理新工艺凭借其技术先进性和显著效益,正在推动行业技术升级。相比传统罐中罐重力沉降工艺,新工艺在处理效率、环保安全、运行成本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为炼化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和节能减排压力的增大,科力迩"聚结除油器+CDFU"工艺有望成为电脱盐污水处理的新标准,引领行业向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