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废水对环境的危害

2024-07-19 09:24:23
简要说明 :
文件版本 :
文件类型 :
立即下载

石油作为一种能源,是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石油制品不但是交通运输、电力、机械制造等工业的重要能源,也是石油化工、轻工、纺织和食品等工业所必需的原料。由于石油在工业、农业、城市和乡村的广泛使用,石油对水体的污染具有很大的影响范围。要保持我国比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实现四个现代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源的供应和有效利用,但是石化工业的生产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这些危害反过来又对石化工业生产产生制约作用。因此,在合理开发石油资源的同时,又要保护生态环境。

科力迩

水体中的石油主要来自炼油厂、石油化工厂的废水、沿海、河口和海底石油开采及事故泄露,油船事故和各种机动船的压舱水、洗舱水等含油废水。当前,石油对海洋的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据估计,因人类活动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及其制品达1000×103m3左右。然而,被污染水体中的石油主要靠自然降解和微生物降解,少部分挥发到大气中,微量的粘附于泥沙表面而沉积于底泥中。

石油比水轻,且不溶于水,因此进入水体后漂浮于水面,并迅速扩散,形成一层极薄的油膜,阻止大气中的氧进入水中,妨碍水生浮游微生物的光合作用。石油在自然降解及微生物分解过程中要消耗水中大量溶解氧,造成严重缺氧,使水体变黑发臭。

石油烃中含有多种有毒物质,其毒性按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的顺序逐渐增加。现已确认,在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潜在性的化学物质中,有许多就是石油或石油制品中所含的物质(34一苯并芘、苯并蒽等)。石油进入环境后,将对动物、水生物和人类等产生严重的危害。石油烃可以使水体中植物体内的叶绿素及其脂溶性色素在植物体外或细胞外溶解析出,使之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而大量死亡,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石油污染对鱼类和鸟类的危害最大。油膜堵塞鱼鳃,使其呼吸困难直至死亡。当水体石油浓度超过0.05mg/L,即可使水和鱼染上异味;浓度大于0.5mg/L使鱼致死;超过1.2mg/L时,浮游生物和水底生物被致死。石油污染可使水产品带油臭味,失去使用价值。另外,水中形成的油膜,能阻碍空气与水体之间氧的交换,严重影响了水体的复氧功能,导致水中溶解氧浓度迅速降低,危及水生物的生存。石油对水生生物的危害除此之外,还表现在油中的致癌烃类会被鱼、贝类生物富集,从而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石油中的低沸点饱和烃易引起动物麻醉、昏迷,浓度高时能破坏细胞,致动物死亡。能对动物及人体造成危害的主要是石油中具有致突变、致癌作用且能在人体中富集的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PAHs)。采油废水中强致癌物苯并(a)(BaP)(PAHs的一种)的含量在0.014~9.0μg/L之间,城市生活污水为0.015~1.8μg/L,而真正未受污染的地下水中BaP的含量仅为0.001~0.01μg/L。低分子烃对植物的危害比高分子烃严重。沸点在15~275℃以内的烃,如粗汽油和煤油对植物危害最大,它能穿透到植物组织内部,破坏正常的生理机制。高分子烃虽然难以穿退倒植物组织内部,但易于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粘膜,阻塞植物气孔,影响植物的蒸腾、呼吸和光合作用。致癌作用的多环芳烃,可通过水生生物的食物链而富集并进入人体,石油进入人肺后,能溶解细胞膜,干扰酶系统,引起肾和肝等内脏发生病变并诱发癌症。

石油类污染物进入土壤后,影响土壤的通透性。石油中除低分子组分中有少量微溶于水外,高分子组分几乎不溶于水,而积聚在土壤中的石油烃,绝大部分是高分子组分,它们粘着于土壤颗粒表面上,改变了土壤性质,破坏了土壤结构及土壤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在植物根系上形成一层粘膜,阻碍根系的呼吸与吸收,引起根系腐烂。


服务热线

0755-28993144

公司地址

深圳市龙岗区宝龙大道智慧家园1栋B座2301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 : 30-18 : 00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